高血压是常见病,人们也都目见耳闻,屡见不鲜。然而什么是低血压呢?低血压有什么危害?低血压的原因是什么?恐怕这些问题知道答案的人就不多了。别着急,小编在这里就为您解答一下。
什么是低血压?武汉慈铭体检中心专家指出:
无论是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,只要人体血压收缩压低于100mmHg,就会形成低血压。平时我们讨论和常见的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。慢性低血压据统计发病率为4%左右,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%。
低血压有哪些症状?
低血压可见这些症状:身体瘦弱,脸色苍白,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出现精神疲惫、四肢乏力,蹲下站起时感头晕,眼前发黑、心慌,需在坐下或者在床上躺半小时后症状略有减轻,平时有头晕、乏力、尤其午饭后嗜睡,精神无法集中。
低血压危害有哪些?
长期低血压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,主要危害包括:视力、听力下降,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,头晕、昏厥、跌倒、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。乏力、精神疲惫、心情压抑、忧郁等情况经常发生,影响了病人生活质量。
据国外专家研究低血压可能导致与脑梗塞和心脏梗塞。直立性低血压病情严重后,患者可出现每当变换体位时血压迅速下降,发生晕厥,以致被迫卧床不起,另外诱发脑梗塞、心肌缺血、给病人、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问题。